2024年8月20日,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数据科学应用与创新发展分会成功举行。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指出,高校要主动改革、主动适应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过去高校在人培养上,主要是知识传播、知识学习、还原知识,大家更多是着眼于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会让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大多数的老师会转为指导和引导,而不是去灌输和教授,这无疑会带来整个高校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重组和变革,我们每一个老师必须适应。
分析认为,刘建平校长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将重组和变革高校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市场对具备人工智能技能和知识的人才需求日渐增长。传统的高校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实践技能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刘建平校长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组和变革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旨在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是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规划,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高校能更加精准地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从而提供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三是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可以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能够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刘建平校长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组和变革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正是为了探索更高效、灵活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这种创新不仅仅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四是具体实践举措。在真实的操作中,湖北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深层次地融合。例如,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AI与实体经济、人民需求和教育的深层次地融合;改变传统高校人才教育培训中知识传播、知识学习、知识创造的固有模式,重构师生关系,注重教师指导和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式学习;面向应用场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变革和重构传统学科专业生态,开展有组织的人才教育培训等。
因此,刘建平校长提出人工智能技术重组和变革高校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以及采取具体实践举措来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这些举措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刘建平,男,土家族,1969年8月生,湖北利川人,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加入中国,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现任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审计工作。分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审计处。联系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3大学科门类,设有26个学科性学院、75个本科招生专业。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2万余人。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一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化的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规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化的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对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教育培训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化的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第3席4强诞生!小特13-8淘汰卢卡,创造新纪录,火箭12-9夺赛点!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控制中心支持可编辑,小米手环 9 Pro 获 1.2.133 固件升级
专家请愿苹果更新 AirPort 路由器固件,修复 AirPlay 高危漏洞